去年入冬后,我國部分省份天然氣供應緊張,引發社會高度關注。今年以來,我國天然氣需求仍在持續增長。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,1月至8月,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804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18.2%。
今年迎峰度冬期間,我國天然氣供需形勢將更為嚴峻,如遇持續低溫天氣,供需矛盾將更加突出。事實上,避免“氣荒”重演的保供戰從今年春天就已經打響。在大力提升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同時,我國建立天然氣多元化海外供應體系。數據顯示,1月至8月,天然氣產量累計1036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6%;天然氣進口量789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38.6%。
其中,進口LNG(液化天然氣)成為供應主力之一。作為國內第二大天然氣供應企業和最大LNG進口商,中國海油四處找氣,提前落實保供所需的LNG資源,2018年至2019年采暖季計劃供應天然氣246億方,同比增加20%,其中計劃向北方七省市供應天然氣61億方,同比增加63.5%。
從今年夏天就梳理了供氣合同,根據不同用戶類型,分貿易和終端兩類,終端又分居民和非居民,在合同里對保供進行了明確規定,制定了應急保供預案。
甘肅臺報道
編輯:趙 森
責編:黃昕鵬
主編:李亞軍